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62章 江州举人(1 / 2)

许敬宗就是来负责武怀玉就封之事的,

武怀玉可以有一个护军府,一千兵马。也可以有一个亲事府一个帐内府,不过这两府也按诸侯国等级分为三等。

大国可以有三百三十三人的亲事,六百六十七人的帐内,次国就是二百二十二和四百四十五了,小国自然就只有一百一十一亲事,二百二十三帐内。

武怀玉可以有一百一十一亲事,二百二十三帐内。

这些亲事帐内,优先从江州、洪州都督府境内的品子中选。

大抵是五番上下,一次来当两月差,十个月轮一次。当然,若是有品子不愿意来服这色役,直接纳资代课,交钱就可以不来。

“江州是内地腹心,用不着护军府吧,”

“江州有统军府,朝廷直接把它划到你世封江州刺史府就行,改个名的事而已。”

怀玉都有点没想到。

心念一转,却已经明白过来了。

说什么把江州统军府改为江州护军府,但只怕是只改了个名而已吧,兵还是那些兵,将还是那些将,

他笑了笑,“这样一来倒确实挺方便的,那以后府兵将,是不是也由我负责开支?”

府兵虽说平时为农战时为兵,不拿粮饷自备衣粮,并不就意味着不要开销。铠甲盾牌弓弩箭矢,甚至鼓角旗帜车马,以及训练费用、修城筑营等等,这些开支其实很多。

府兵们只是不需要给饷,他们自备的也仅是些单兵武器,其它的武器装备消耗等,可都是军府管的。

当然军费开支其实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武怀玉掏钱来养这么一千人马,可如果军官都仍由朝廷卫府、兵部管辖任免,府兵点选等也是朝廷说了算,

那不就是帮朝廷养兵?

许敬宗是自己人,当然也不会瞒怀玉,但他也知道怀玉早看明白了其中关键。

“我知道武相不想要这护军府,甚至一直反对这次的世封制,但此事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泼出去的水也收不回,

事已如此,不如先顺从旨意,

江州统军府改江州护军府那是陛下的安排,那就顺从,至于养兵开支,那都是次要的。”

怀玉无奈点头,

皇帝还真喜欢给他出难题啊,明明他最反对这世封制,可现在皇帝却非要他第一个带头表率接受。

不过从皇帝的这些神之操作,怀玉也发现其实李世民也并不是原来想象中那么乱来,没那么放松分封。

说是给自置官吏权,但却要他掏俸禄,说是直接划拨一个统军府给他,却又要他来养兵,

皇帝给他的江州三分之一的税赋收入,拿来养官吏养士兵,都又贴进去了。

而那三百多人的亲事、帐内,全是品子,看似是他的侍卫仪仗,但人家官员子弟,还只是来轮番当差,

这更像是皇帝安插在封臣那的监视者啊。

这一晚,

武怀玉跟许敬宗抵足而眠,彻底长谈。

谈的倒没多少江州的事,更多的是长安朝中的事,东宫的事,也有些岭南的事。

甚至还谈到了夷洲。

“你现在代检校黄门侍郎,那黄门侍郎王珪是不是要离任了?”

“二郎你不在朝中,但朝中的事情却都瞒不过伱啊。”

王珪以前也是建成的人,贞观朝皇帝把他抬的很高,一来正因他是旧太子党人,二来也因他是太原王氏五姓子,这王珪本身也很有名气,

但后来王珪还是贬出为刺史,在地方只了几年又召回来,可现在两个黄门侍郎都不缺,却又把许敬宗拜为检校黄门侍郎,那他暂时代理的是谁的位置?

李百药是从礼部侍郎位置上升上来的,虽然他最近一直坚决反对世封,可李世民对这个赵郡李是很倚重的,

那就剩下王珪有可能要出局了。

“王珪是外放吗?”

武怀玉觉得王珪不可能更进一步。

“王珪最近被不少御史弹劾,这事是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幕后推动的,但弹劾的不少事,确实引的陛下不快。”

他告诉怀玉,“我听说陛下原本想把王珪再贬同州刺史,后来皇后出面劝说了,所以有可能是改任礼部尚书兼魏王老师,原礼部尚书兼左卫大将军的豆卢宽专任左卫大将军,不再兼礼部尚书。”

黄门侍郎到礼部尚书,还兼魏王师,这看来是升了啊。

不过前有韦挺后有王珪,一个主持魏王府事,一个兼魏王师,加上魏王府长史杜楚客,司马苏勖,

以及兼相州大都督府长史代主持都督府事务的宰相张亮,

皇帝这是要弄啥呢。

这是故意要给太子承乾一些压力?

还是说李泰这小胖子是嫡次子,所以更多恩宠?

但这样搞,别说太子有压力,武怀玉都很有压力,甚至容易给天下臣民错误的信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