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六百七十六章 知耻(2 / 2)

“作为丞相,先应知耻。”

淑苑一脸问号的看着丞相,“知耻是什么?”

丞相:“知耻为人生三知之一,是个人对道德的反省,儒家的修身范畴。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羞耻感。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我们经常要面临是非考验与利益诱惑,出错难以避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明白,此“过”非荣而为耻,更要知耻而后勇,修正过失。知耻是追求人生自我价值和体现为人尊严的标准之一。不知耻,无荣辱,无是非,为世人所不耻。”

淑苑:“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了。”

而后,丞相说了要,知耻于国家,儒家以“知耻”为处世立身的大节,甚至视之为做人的基本准则。

知耻”从最初的修身要则,转而与国家荣辱密切相连,内涵被进一步升华。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耻既然能位列维系国家的四条支柱。可见,耻对于朝廷有着怎样的地位。

“这些得要早早的放在心里面,才能养成好习惯,日后遇见事情以后,才能知道该怎么办。”

要做到知耻,需明礼、守戒、有德、且勇敢。

明礼是儒家的主张。孔子说: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动。礼教就是社会的道德规范。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定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言行,否则就会乱套。

守戒是佛家的主张。“守戒”的意思,其实就是指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也就是我们一般大众所说的遵纪守法。人不知耻是因为迷惑颠倒,人要知耻就须觉悟,人要觉悟就须从守戒做起。

有德是中国道家的主张。老子的《道德经》说:“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清静无为,顺应自然,把世间人情冷暖看得非常自然,随缘随份。必须树立清净、淡泊的思想,修身养性,崇尚节俭,摒弃奢侈浪费,才能知耻有德,做好人,说好话,办好事,成为好人。

凡事有度、有分寸就是中庸。不偏颇、不偏激就是中道,不随意改变就是庸道。中道是天下万物的正道,庸道是天下万物应该遵循的规律。二者协调和谐,达到中和的境界。

勇敢。知耻而后勇,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只是对于事物的羞耻之心大小而已。

淑苑听丞相说的都要睡着了,不得不说,环境真的很重要,要是身在朝廷之中,这些事情,都是潜规则,他们不得不遵守,慢慢的就有了官场气息,但对于淑苑的外行人来说,这些并没有很大的作用,除了可惜修修心。

她努力的没有睡着,才听完丞相说的话,得到丞相满意的微笑,“若你是个男子,一定会是会是一个好官。”

淑苑:“其实在我们那里是男女平等,只要有本事都是可以租自己想做的事情。”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淑苑急忙捂着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