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35章 胖狐狸(1 / 2)

金殿上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皇帝李治都已经身子前倾,屁股离开了龙椅,他嘴巴微张,满脸震惊之色。这本是他梦里都想的事情,元老们处处干政,让他早就想赶几个元老走了。

可是不管他怎么明示暗示,长孙无忌他们根本就不理会。

好不容易才赶走了褚遂良,但朝中还剩下了好几个老不死的。

谁能想到,长孙无忌会主动请辞呢,而且是三位元老同时请辞。

侍中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于志宁、门下侍郎韩瑗同时请辞,这简直就是一场地震。

李治震惊之后,首先想到的,莫不是长孙无忌等人想以退为进,以此要挟他?

他冷静下来,身子又坐了下来,脊背往椅背上靠去。

心思急转,却一时又得不出什么结论来。

本来今天会有一场恶斗,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按原本计划,御史大夫宇文节会出列弹劾长孙无忌,然后他着有司调查,到时再拿出点证据来,那时就要治长孙无忌的罪,将他马上贬离朝堂。

李治还在沉默,这个时候,龙椅后面传来一声轻微的咳嗽,这声咳嗽隔着龙椅后的屏风传来。

这是武氏的声音,今天本会有场腥风血雨,因此武氏请求在殿后屏风后面旁听,李治答应了。

明显,武氏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不管长孙无忌三个怎么想,可这不正是他们一直想要的结果吗?

正好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的答应了下来,然后将三个老不死的赶出朝堂,岂不是一了百了。

虽然武氏不知道为何来济没有请辞,但只要这三个走了,元老派也就剩下一个来济和一个宇文节、李绩了。但李绩和宇文节早就是皇帝的人了,这等于来济留下来也是孤木难支,以后朝廷就再没碍皇帝眼的人了。

李治回过神来,目光扫过大殿。

“长孙太师、于仆射、韩侍郎,你们都是元老功勋,国之宰相,朝廷离不开你们啊,朕离不开你们啊。”虽然心里巴不得这几位滚蛋,可该做的表面功夫还是得做的。

长孙无忌却很干脆的再次请辞。

两辞两不许。

最后,再次请辞。

三辞。

这下,李治终于扭捏着假装无奈的点头同意了,一声叹息。

金殿上,百官还处于震惊之中。

他们到现在都还没明白,怎么来了这么一出。

唯有后面的李逍,惊了一会后,这会已经唏嘘着长孙无忌的果决。

昨天自己只是提醒了长孙几句,长孙马上就已经想明了其间的厉害关系,与其等着皇帝把他们如老狗一样赶出朝堂,还不如主动离开。

李治几声挽留之后,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三位元老终于光荣退休了。

长孙无忌不但辞去了同中书门下三品、侍中职,还辞去了扬州大都督职。

李治心情非常高兴,他想不到长孙无忌转变这么快,之前亲自上府又送钱又说好话的,长孙无忌都不肯退。

高兴之余,李治便忘记了昨天答应武氏要对长孙无忌先贬后杀了。既然长孙主动退了,那就没必要动手了。

念叨着长孙无忌的扶保之功,李治便当即下旨,拜太师长孙无忌为河南府尹、东都留守,令镇守东都洛阳,增赵国公实食邑三百户,并前食实封共一千六百户。

拜于志宁为太原府尹、北都留守,加太子太师,进封燕国公,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

又以韩瑗为太子太傅,进颍川郡公,增食邑三百,通前共实食封八百户。

老臣识趣,李治也大方了一把。

每人赏了三百户实封食邑,还各给了几个荣衔。

太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这些衔虽尊,但毕竟不过是荣衔,不视事无实际职权。而河南尹、洛阳留守和太原尹、北都留守,其实也是遥领,并不用他们去实际任职。

这也算是李治对他们扶立保驾之功的酬谢了。

屏风之后,武氏听到皇帝的御封,眉头紧皱。她并不相信长孙无忌几人有那么识趣,她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本来不管什么问题,先将计就计把三人踢出朝堂再说,可皇帝却还给三人如此高的荣衔。

长孙无忌三人又是三辞不许方受。

“臣长孙无忌有本上奏!”

长孙无忌再次上奏。

“太师有事直言。”李治心情很好,以后在朝堂上就看不到长孙无忌这张胖脸了,也看不到于志宁那张苦瓜脸了,还有韩瑗那张黑脸,通通都不用看了。

长孙无忌缓缓出言,“臣奏请陛下赫褚遂良之罪,褚遂良年老体弱,岭南瘴厉之地,还请陛下念其往日之功劳辛苦,赫其过错,让他致仕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