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脉晕特指脉象中强、弱、大、小、微、浮、沉不等的脉气团,它是人体内脏疾病的全息元,是内望病脏脉气的具体形式。
二、脉晕的研究
脉晕脉象是一种新的提法,老的脉象现象。历代脉学著作中对脉晕均视为脉外干扰因素,因而没有进一步的研究成说。根据古人描述的脉晕特点,结合作者对脉晕脉象的体会我认为,古人描述的寸口之“独”也有脉晕的成分。
《内经》云:“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这里的“独”一般可从三方面理解:1、脉体之独,即左右寸口同出现一种病脉,如同为迟脉为寒症,同为数脉为热症,同为浮脉为表症等。2、脏器之独:六部脉同时脉独弦为肝病。六脉独沉为肾病等。3、部位之独,即脉晕脉象。六脉中独部见独,一部独异,则独异之处多见病。如左寸脉独大多见心脏的增大;独沉、独弱则多见心脏的供血不足等。双寸脉桡侧缘边脉多见颈椎病等等。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脉神章?独论》中提出:“切脉论独,独处藏奸”。可见先导张介宾对脉晕早有一定的认识。他还认为:“此独字,即医中精一之义,诊家纲领莫切于此。”
清代医学家周学海在谈及脉象的单按总按时于《读医随笔》中云:“……单按强总按大者,是其脉体弦细而二旁有晕也。总按指下部位大,而晕亦鼓而应指矣。单按大而总按细者,必其人血虚气躁,脉体细弱,而二旁之晕较盛也。食指灵,而晕能应指,名中二指木,而晕不能应指矣。更有单按浮总按沉,单按沉总按浮者,其浮即晕也……”。这里的晕即“脉晕”。周学海在这里表示出寸口脉不同的脉晕形式。当代脉学大家赵恩俭在《中医脉诊学》中也认为:“这里所说的晕,是脉搏振动时所出现的振幅,与脉象有相似之形,但又非脉象。晕的存在,常常干扰原有的正常脉象。无论单按总按,都应注意排除晕的干扰”。可见,脉之晕至今仍然不被脉学家视为病脉,这也是整体辨病识脉的不足之处,说明中医在脉象认识内脏疾病的取法上有求全去微的问题。作者数十年临床研究证明:脉晕是人体内脏疾病时的早期脉象形式,了解与掌握脉晕的不同变化对现代疾病的诊断有触脉知病的作用。
候脉时,左、右寸口脉体上常常会触及许多点状的搏动力点,也常常触及到许多凹陷的或无力的搏动弱点,这些点状脉点在寸口脉上的分属与人体脏器的疾病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研究这些脉点与脉点间的关系、脉点与脉象间的关系、对疾病脏器的早期诊断有重大的现代临床意义。
脉晕点的性质有阴阳之分。阳性脉晕是指强于、大于或浮于脉象的搏动脉点。阴性脉晕是指弱于、小于或沉于、细于脉道的搏动脉点。
有时脉晕的性质是混合的,如大而弱的脉点,沉而强的脉点,小而尖如沙石的脉点等。脉晕的大小以脉道的管径比,其点晕大于脉道的管径为大,反之为小。脉晕的浮、沉以脉道的浮、沉比,浮于脉道为浮,沉于脉道为沉。脉晕的脉力以脉道的脉力比,强则为强,弱则为弱。实践证明脉晕的各种指感变化与对应脏器的疾病性质有紧密关系。
一般:
1、实质性脏器疾病状态下的脉晕脉力强、位沉、范围亦大。
2、空腔脏器的脉晕为浮、弱、柔。空腔脏器发生占位时也可发生实质脏器的脉晕。
3、脏器体积小则脉晕小,脏器体积大则脉晕大。
4、脏器在躯体的位置决定脉晕的浮、沉脉位。如ru房,脉位多浮,肝脏脉位沉。
5、实质性脏器的手术摘除或部分切除:其脉晕沉凹或脉气消失。
6、空腔脏器的手术切除:可见脉气的消失或出现术后特殊脉晕,并保持术后数年不变。
7、指示性脉晕:可以提示脏器疾病的病理性质。
硬晕:指感如隔睑触眼球,脉气明显,脉力混厚,变动指位不消失。多见实质脏器的肿大、硬化、肿瘤等。如:肝脏、大脑、肾脏、**、前列腺、脾脏等。
柔晕:指感如轻抚耳垂,或轻触蝌蚪腹,柔软而不易感知。变动指位即消失,复寻6次脉动后再现。多见空腔脏器的炎症、水肿、癌变等。如:肺、胃、肠、膀胱等。
沙石晕:指感如轻抚小沙石,且表面不光滑,脉气明显,变动指位脉气不消。多见结石、钙化灶。。
息肉晕:指感类同于沙石晕但脉气较弱,呈小结节状。变动指位脉气消失,复寻三次脉动内再现,见于内脏的软性赘生物。
内瘢痕晕:内脏的瘢痕脉气介于沙石与息肉晕脉气之间,结节状,表面粗糙,指感较清晰且固定不移。如:内窥镜留下的小疤痕为关脉的浮位上点状小结节状脉气团。
外疤痕晕:在浮位清晰可触的细线状晕,多见手术疤痕等,该晕常漂浮在浮位。。同时伴有脏器切除的凹晕。
骨晕:指感如重按耳屏,脉气明显,变动指位脉气不消。见于骨质增生,钙化灶等,若伴有边脉则出现该侧疼痛。
溃疡灶:见于突起的中凹形结节,指感清晰,伴有炎症时相似一盆发热的火焰。
小浊晕:指感如轻触粗面馒头的表面,分布较弥散,多见脂肪颗粒在脏器内的沉积。例如:脂肪肝的脉象是,右关脉晕如豆,且表面粗,脉浊。
凹晕:局灶性的脉干瘪。多见脏器的缺血、慢性病损,溃疡、功能减弱、手术的摘除等。
皮囊晕:指感如轻触小囊袋。见于胆囊、卵巢、机化的血肿,痔疮等炎症性病变或静脉的扩张。
水晕:似有似无的水珠冲手,被查者体位改变时该晕可以消失,复寻在10次脉动后出现。见于各种腔隙性积液,如胸、腹水、积血等,。
憋尿晕:似有宽大而柔弱的冲动触手,形若指目轻寻**之肤。改变脉位可消失,复寻10次脉动后出现。多见高度充盈膀胱的脉气。
粪晕:右尺脉柔软的局灶性浮起,大便解后立即消失。
短线晕:在脉动中出现短线状脉气,清晰可见,改变指位立即消失,复寻3次脉动后出现,常见粘膜,浆膜等炎症病变。如**内膜炎等。
晕中晕:表现为不同质感的晕同时出现在某指下,多见不同疾病同时出现在该部。如胆石性胆囊炎:表现为囊袋中出现沙石晕。排卵期尺脉底出现皮囊晕中摸及小泡晕,手术切除了**肌瘤则尺脉底部的**晕表面有凹坑,恶性肿瘤的中心液化等。
粘滞晕:脉晕粘滞,与指有摩擦力,多见内脏的肿瘤,伴涩见于恶性肿瘤。
涩晕:晕体表面涩行,晕气前却,停顿后出现伪足,提示脏器的血供不足,可见于肿瘤、恶性肿瘤。
异物晕:指下有异物的形态与质感。如宫内节育环,在**的中间位出现质密的环状坚硬物。
神经压迫晕:表现为受罹神经分布区域脉气的实变。
肠粘连晕:为横向的小切迹,多提示肠粘连性束带。
总之:脏象的脉晕代表着脏器疾病的性质、方位、形态,它将逐渐被我们发现与认识,作者辨别出21种,事实上这有可能只是初步,也期望同仁再发现。
9、脏器的充血、水肿、体积的增大、淤血性梗阻、静脉的回流受阻、空腔脏器手术后的组织粘连等多见阳性脉晕。
10、脏器的体积减小、慢性病变的萎缩、组织的缺血、缺血性栓塞等多见阴性脉晕。
11、空腔脏器的溃疡多见阴性脉晕,有时合并小的弦边,根据弦边的长短可以了解病变的程度与疼痛的范围。
12、肌肉、筋膜、骨膜的脉晕点呈条索样。
13、内脏实质性脏器的脉晕点呈豆点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