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83章 街上流行黄大发(2 / 2)

不过相比那丰厚的报酬,这一点根本不算什么。

几个月跑一趟就可以赚到人家几年都赚不到的钱。

说不跑就不跑了,回来做几十块钱一个月的工作。

说实话,谭震听着都悬!估计刘援朝也不会答应!

第二天,谭震早早的就起床了。

吃完早点,他打了电话给文智林。

文智林说今天是11点的航班,要他自己搭车过来酒店这边,他没时间去接他。

谭震看看表,现在是早上的7点,过去酒店还要一个小时呢,他赶紧提着行李箱就出了门。

既然不打算开车,那就只能打车了。

刚走到街口,就看到一辆黄色的小面包车迎面驶来,上面还有一个出租车的标志。

看见那熟悉的造型,谭震知道,这种黄色的面包车应该就是在八十年代鼎鼎大名的大发微型面包车了。

这种面包车是从东瀛引进技术,与东瀛合作生产的一种微型面包车,去年刚刚投产。

这车在东瀛就是一种微型小货车,因为功能有限,东瀛市场销售欠佳。

被引进中国后,国人把它进一步发扬光大,对它进行了大量改装,还在上面加装了座椅。

成了又能坐人,又能拉货的客货两用面包车。

这种在东瀛表现欠佳的小货车到中国后焕发出第二春,因为其便宜实用,被国人大力追捧,产品是供不应求。

这种车是1984年9月才投产生产的,最开始是在津市投入运行做出租车。

没想到一年的功夫,燕京的街头也有了。

虽然乘坐体验不是很理想,不过倒是方便了出行。

在大发面包车没有面市以前,国内的出租车大都是一些来自东欧国家的进口小轿车。

这些车数量有限,光是接待那些来国内旅游的外国友人都不够,哪有闲心来接待国内的散客。

这也是那些出租车司机牛逼的原因之一。

便宜又实用的大发面包车一面市,就引来全国各地客商的购买。

据说当时在大发汽车厂旁边的一条街上,住满了前来买车的客户,由此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

自然而然的大发面包车在街上也多了起来。

说实话,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台车,它除了便宜,真的一无是处。

没有空调,发动机马力小,密封不好,结构简单,转弯时容易漂移。

简直到处都是毛病!

“夏天热,冬天冷”就是大发车最真实的写照。

不过在物资匮乏,交通还不完善的八十年代,有车坐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舒适度,那就不要提了!

还没等谭震招手,面包车就停了下来。

看见谭震提着一个行李箱,司机热情的问道:“老板,去哪呀?”

“去中国大酒店!”

司机很热情的帮谭震把行李箱放上了车。

这也是大发面包车的好处,够宽够大,还能坐人!

正因为经济实用,大发面包车开始在燕赵大地遍地开花。

燕京的出租车也跟着多了起来。

有了竞争,自然就有了服务。

以前是司机爱理不理,现在变成了热情的揽客。

汽车朝中国大酒店疾驰,或许是司机没有开窗,车厢里面的空气显得有些混浊。

没办法,这车可是没有空调的,全靠自然通风。

还好,现在是早上。

要是等到了中午,艳阳高照的时候,那个时候坐面包车。

呵呵,那感觉,不用说你也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