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人意识到我大宋朝野上下的意识,金人如果再想对我大宋有所企图,金人的决策者也定会权衡我大宋已意识到了现在天下有变,宋人又是迁都,又是加强新的防备……。
如果一旦要对大宋有所图谋,那需要付出何等代价,最终能不能得逞……,学生相信作为金人决策者,要对大宋有非分之想时,在付诸行动时必定要考虑权衡这些……。
而只要让金人意识到我大宋的意识,我大宋朝野上下对当今天下形势已有清晰的认知,上下团结一致,对国家安全方面,有了新的谋划与防备,如此以来,金人要想出兵伐我大宋,那就不一定会像他们先前想象的那般容易了。
金人会不会因为我们这种改变,或许也会做出改变,这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话,在朝廷大肆上书,谏言朝廷迁都,事情动静闹的越大越好,能迁都最好,即便最后未能迁都,但是因为这一事件,使朝中越来越多的人对当今天下形势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当今天下有三足鼎立变为两雄相争,为防不测,必须要加强军备。
而大宋朝野上下,只要有了新认知,金人也因为我朝朝野上下对天下形势有了新认知,进尔也改变认知,说不定不再图谋我大宋,这也未尝不可能。大人以为如何?”
这其实就是打心理战。
举个例子,有两个人,我们将他们命名为甲和乙,甲一开始不知道乙有想揍他的想法,因为甲觉得乙没有这实力,他怎么敢揍自己?
只到有一天,甲忽然发现其实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乙其实并不弱,乙并没有不敢揍自己的想法,而是非常迫切地想揍自己,这才是乙的想法。
于是甲发现了乙的这个想法后,甲有意无意地把发现了乙的这个想法又告诉了乙,乙知道了甲已经发现了自己的想法,那么乙就会想,既然甲发现了我的真实想法,那么甲不是傻子,那么他必定会加强自己的力量,那我真要去揍他,他早已经发现了我的想法,并且较从前,做了相应的改变与防备,那我怎么还能处于上风。
既然不能处于上风,那我还是放弃揍甲这个想法好了!这就是两个关联的人,一个人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另一个人也会因为发现了对方心理发生了变化进尔心自己理也会发生变化。
国与国之间,就好比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谏言迁都,虽为时已晚,但只要谋划的好,未尝不可以通过这件事情,而非迁都这件事实,来进行一场心理上决策的攻伐战……。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其实打心理战,还是一种很高明的方法。
杨云想要表达的就是这样。指不定通过运用心理战,或许可以避免靖康之耻,至于到最后有没有迁都,其实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