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63章 抢救性发掘(1 / 2)

“顾老板,你在这里呢,我刚刚还在四处寻找你呢。”

省考古队的队长林海南终于找到了正在工地焦急等待消息的顾畅,并开口说道。

听到声音后,顾畅立刻转过头来,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好奇,他急切地询问道:“林队长,情况如何,是不是已经有结果了?”

林海南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回答说:“我们考古队的队员们经过了细致且认真的勘察工作,最终确定了这座位于虎丘山村的大墓属于唐朝时期‘以山为陵’的形制!”

顾畅不禁感到十分惊讶,连忙追问道:“以山为陵?那是什么意思呢?”

林海南解释道:“所谓以山为陵,简单来说就是依靠整座山体作为陵墓的坟头,然后将墓穴开凿在山体内部。这种墓葬方式相对其他形式而言,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安全性高、隐蔽性强,可以有效地防止盗墓者的侵袭。”

“此外,它还能利用山岳雄伟的地势,体现墓葬者的至高无上,因此,多是一些帝王墓葬采用这种形制。”

林海南详细地解释着,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那这种形制,普遍吗?”顾畅好奇地问道,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林海南点了点头,说道:“以山为陵的墓葬,从春秋时就已经出现,但并不常见。到了唐代,这种形制才开始被普遍采用。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平地筑起高坡实在太劳民伤财,而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被盗墓的风险。”

“所以他决定改变传统的墓葬方式,改为‘以山为陵’的形式。这样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增加了陵墓的安全性。”

“唐高宗和武则天的陵寝,乾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林海南接着说道。

“乾陵我去过,在咸阳市乾县北部的梁山上,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合葬墓。”顾畅回忆起自已曾经的经历,脸上露出一丝兴奋之色。

林海南微笑着表示认同,然后继续说道:“从形制上来看,唐朝共有十八位皇帝,其中有十四座皇陵都选用了‘因山为陵’的形式。”

“这些皇陵大多位于陕西关中地区,分布在渭北六县境内,绵延一百余公里。它们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充分展现了唐代皇家的威严和奢华。”

“所以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流行‘以山为陵’的朝代!”林海南解释道。

“不过,以山为陵,绝大多数,都是帝王陵寝,这虎丘山村的这座大墓,按理说应该不是帝王陵寝才对!”

“不知道什么样的大人物,才能将这座山体凿空,修建自已的陵寝!”林海南感叹道。

“古人,真是了不起啊!”

顾畅也感慨道。

他没想到的是,一座古墓,光是这形制,就有这么多的门道。

更没法想象,当年,是什么人指挥,在这荒无人烟的深山中,修建了这座大墓!

“那这座大墓,需要保护性的考古挖掘,还是封闭保护起来?”顾畅看向林海南,询问道。

“呃……”林海南沉默了一下,然后才开口:“大概率是要进行考古挖掘了!”

“哦?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被盗墓贼盗了?”听到这个消息,顾畅心里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