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弥逊擦了一把冷汗,躬身道:“臣等在录取的时候,就特意的加大了对具备经商能力的举人的录取力度。
无奈很多举人连基本的数学运算都不会,很多对经商一窍不通,甚至不屑于此,臣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赵桓知道整个科举制度已经造成了这个局面,不可能是短期就能改变的,也不可能是他一道圣旨就能改变的,要做很多基础性工作。
他马上对李纲说道:“朕让你开办的各类专业学校,筹建的怎么样?”
李纲忙躬身道:“陛下御驾亲征之前要求建立的专业学校都已经开办起来了,并且已经开始招生,包括会计工商管理,税务,邮政,物流和机械制造,采矿探矿运输,军工制造和基础的数学等专业的学院。
都按照陛下的要求,在京城、应天府、大名府和洛阳以及将来的扬州,建康、长沙,成都,长安都建起了相应的学校,每一类至少都有三所以上,根据招生情况再适当扩大。
另外长江以北的十五座我们的城池也都至少开设了一所类似的学校,根据陛下的要求做人才储备,都拨了所有的款项,全部是由皇家之处命名,也是命名为皇家某某学院或者大学。”
赵桓很是欣赏的瞧了一眼李纲。
其实上一次他交代李纲没有那么细,但是李纲十分善于揣摩圣意,根据之前跟皇帝交谈掌握的皇帝的思想贯穿进去,就成了现在的局面,非常符合赵桓的预期。
赵桓很满意,点头说道:“很好,这项工作你要继续抓。”
现在李纲几乎成了教育部长和国防部长。
赵桓说道:“这些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之后全部走皇家公务员序列,由皇家开支费用。”
赵桓决定引入现代的公务员制度步骤,科举考试的入仕为官的那条路留给想走朝廷渠道的书生。
李若水动了动嘴皮子,他原本想劝谏皇帝不要再走冗官冗兵冗费三冗的老路。
但是随即转念一想,人家皇帝自己开办学校,自己掏钱培养出来的人,自己给工资给薪水,又走的是皇家途径,他掺和个什么劲?也没有那个资格干预皇家的事,于是话到嘴边又吞下了。
赵桓对礼部尚书李弥逊说道:“三天以后的皇家会议,让那五十个人参加。
当然先问问他们是否愿意加入皇家公务员队伍,
当下问:“愿意就来,不愿意朕不勉强,也不会因为他们不愿意就对他们有什么不好的看法,人各有志,没关系的。
朕现在只是急着用人,而朕新开设的专业学校培养出来这些人,远水又解不了近渴,所以才找他们。”
李弥逊忙躬身说道:“他们应该是愿意的,因为臣在招录的时候就说了,他们很可能会被皇帝直接任用为皇家的人员,薪水高三倍,还会有相应的福利和相应的爵位。”
赵桓点头:“那就好,唉,真是人才难得。”
赵桓目光望向户部尚书梅执礼说道:“对了,从大和国送来的女工现在总共有多少?从金国带来的那些女人又有多少?分别怎么安置的?你们有没有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