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皇后看得很清楚,皇帝把太子推上监国之职,但是让她们俩摄政,而太子这时候已经成年,却依旧不让他拿主意,就很明显了,皇帝依旧不愿意给太子分毫权力。
她看准了这一点,虽然自己贵为皇后,除了自己和贤妃摄政之外,还有宰执的几个老夫子在一旁掠阵,她可不敢大意。
只有自己小心谨慎,才能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皇帝是什么人,她比谁都清楚,她可不会心存侥幸,以为皇帝不在家,这个天下就是自己和自己儿子的了。
刚开始黄贤妃还有些顾虑,担心太子插手太多,她不好阻止,现在看来多虑了,有太子的母亲朱皇后严厉把关,太子对朝堂事务没有任何决策权。
早朝,她们两个垂帘听政,前面坐着太子,太子却连一句话都不敢说,整个朝会完全是摆设。
文武群臣虽然向他施礼,却没有一个望向他奏报事情,但凡官员上前奏报,那都是朝着朱皇后和黄贤妃说话的。
朝会倒也罢了,大部分重要的事情都不会在朝会上决定,而是在私下的宰执会议或御前会议,但是这样的会议更让太子郁闷。
在睿思殿或者崇政殿召开宰执会议或御前会议,黄贤妃、朱皇后与太子相向而坐,官员都是面向着皇后和贤妃说话,用屁股对着太子,完全当他不存在。
不过这也不能怪官员,官员总不能回话时侧对着皇后和贤妃,一旦面朝太子,必定只能屁股对着皇后和贤妃,那是大不敬。
总得得罪一个,那就只有得罪太子了。
一个多月下来,把太子郁闷的只能在自己的宫里借酒消愁,埋怨太子妃说道:“你不是说了你有办法吗?怎么现在没见动静?”
太子妃说道:“殿下不用着急,机会马上就到了。”
太子精神一振,说道:“什么机会?”
“马上就要到十月十日了,你别忘了那是什么节日?”
太子愣了一下,歪着头想了半天,愣是没想起来,疑惑的问道:“十月十日什么节?”
太子妃掩嘴轻笑,随后说道:“殿下可真是贵人多忘事,这是太上皇寿辰的天宁节呀。”
从唐朝唐玄宗开始,历朝皇帝大多会把自己的诞辰设定为全国普天同庆的节日,宋徽宗赵佶也是如此。
只是他原本生日是五月五日端午节,可是在传统习俗看来端午节并不是一个好日子,这个日子俗称为恶日,认为这个日子出生的孩子会对父母有妨碍。
所以宋徽宗小时候是送出宫去抚养的,稍大些才接回宫,就是怕妨碍父母。
宋徽宗后来继位之后,便把自己生日改了,改为十月十日,并定为天宁节,普天同庆,而且他还开创性的在天宁节这天放假三日,并举行各种文艺体育汇演,为他祝寿。
当然这些点子大多是蔡京之类的奸臣提出来的主意,深得他的心,只可惜后来金国铁骑南进,宋徽宗惊慌之下将皇位禅让给了太子赵桓。
借尸还魂的赵桓一心抗金,争霸天下,哪有闲心去搞什么寿辰。
皇帝赵桓自己都没有诞辰庆贺之说,相应的太上皇赵佶的天宁节自然也就不了了之,没人敢庆贺,赵佶本人更是不敢。
因为皇帝赵桓越来越让人敬畏,又是国难当头,他可不敢这时候还去搞什么天宁节欢庆。
天宁节也就名存实亡,也没人提这个茬了。
过去已经十多年,太子心目中也没了这个概念,现在太子妃提起这才想起。太子皱眉问道:“天宁节能是什么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