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宋军可以说精锐尽出,三军占到宋军兵力的大部分,可以说是以雷霆千钧之势来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而此刻驻守上京的只有五万金军,他们面对的是二十五万宋军的突然打击,并且是利用了他们皇帝离开上京,往他们女真发源地白山黑水祭天的特别时机,聚而歼之,并趁机夺取上京。
这样就避免了强行攻城带来的困难,如果说皇帝计算的是准确的,那么这一战将会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战。
杨再兴眼睛都亮了,说实话以五千人对付两万他不是不敢打,只是这注定是一场苦战。
毕竟镇守上京的绝对是金军中的精锐,以少打多,若是不能完成任务,死了没关系,完不成皇帝的任务导致全局失利,那是他担不起的重罪。
可现在他才知道,原来皇帝还真留有后手,居然安排下了契丹特战旅和辽军残余部队赶来增援,并且已经到了指定的增援地点,那这样一来他就有信心了。
这是赵桓之前做的周密部署,耶律定率五千特战旅横扫辽城北部,并突击到了辽朝西部,与西面还没有被金军攻占的辽军残余部队取得了联系。
耶律定是当时耶律大石撤走前册封的秦王,这个辽朝举国皆知,而且任命他为北辽的继承人,所以他有很高的号召力。
当得知秦王率军到达辽城西部的时候,残余的辽军都纷纷赶来投靠,很快就汇集了三万人。
耶律定对这三万进行整编,挑选其中的精锐两万,剩下的人则安排他们化整为零,展开游击战,各处袭扰,这样能够全面开花,会对金军造成更大的威慑。
兵力太过集中,在辽阔的辽城疆域上,反而不太容易形成多点开花的优势。
在完成组建之后,他把相关情况密报了开封皇帝赵桓。
赵桓大喜,只可惜耶律定跟耶律大石取得联系之后,耶律大石已经前往中亚,准备在那儿建立新辽了,并不打算挥师辽朝与金军决战。
说来说去耶律大石还是觉得他们难以抗衡金军,不如躲得远远的,另找一块地方开疆拓土,中亚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里只有一些小国,根本不是强大辽军的对手。
所以当辽军来时,这些小国纷纷投降,耶律大石得以在中亚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新辽,这个政权持续了上百年。
虽然没有得到耶律大石的援军共同出兵,但赵桓并不介意,两万精锐辽军够用了。
赵桓没有急着下令,而是在进入十月战局基本稳定,与历史完全吻合的情况下,赵桓才下达命令。
让耶律定率五千契丹特战旅及两万辽军绕过金军控制区域,从西伯利亚进入到上京北部,埋伏在距离上京约三天路程的崇山峻岭之中。
此刻已经进入了严冬,即便是金军也不会轻易出城了,所以辽军和契丹特战旅的迂回包抄没有遇到任何障碍。
宋朝时,西伯利亚就是无人区,也没有任何政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