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上的水手敲响了船上的铜钟,钟声响彻了整支船队,所有的水手都端起了酒杯,喝了这一杯。
哪怕是在数万里之外,他们也依然要按中国人的习俗来过正旦。
同一时刻,新州、汉州、木浦、州胡、宁州、夏州、星州、西海等地的汉人也都在按照汉人的习俗来过正旦,虽然都远离中原,可是他们依然思念家乡。
南海同样也在过正旦,这天,周晔的正旦大宴,高人名士济济一堂,让周晔看了都有一些志得意满,想当年,他刚刚当上南海郡丞的时候,南海郡的人才是捉襟见肘,大猫小猫两三只,想找几个读书人出来都不容易,经过这几年的苦心经营,他手下终于算是有了不少人才了。
刘陶、郑玄和蔡邕三人也参加了正旦大宴,他们现在也算是逐步融入了南海体系。
刘陶妻子早亡,没有儿女,他一个人住在尧山上,有蔡邕为伴,也算自在。
郑玄的儿子郑益接受了周晔的征辟,在农曹担任了一个郡吏,成了师兄国渊的下属。
而蔡邕的一儿一女今年也都官学毕业了,进入了南海中学,开始接受系统的南海式教育,他的幼女蔡璇也进入了南海官学上学。
而蔡邕自己则担任了南海中学的一名教师,教的课程还不少,音乐、美术、语文都教,其实他的算学水平也不错,不过再多教一门课,那他的课就太多了。
当然,他是用的化名来当老师,毕竟他名义上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周晔倒是想让蔡邕担任更重要的职务,不过蔡邕不愿意在南海当官,他觉得就教教书,写写文章就挺自在的。
他们几人经常接受《南海报》的约稿,给《南海报》写写文章,他们觉得这《南海报》是个好东西,他们有看不惯的东西,都可以写到文章里,让众人都知道。
这也算是一种教化了吧。
他们三人对周晔的治政手段都还是很佩服的,不过南海也有不少让他们看不惯的东西,他们都受过周晔的恩,当面不好跟周晔说,就写到报纸上,比如南海有一些不合古礼的东西,比如南海的服装式样太奇怪,比如刘陶有些看不惯南海官学男女同校
他们写了这些文章,又自然会有人写一些辩驳文章来反驳他们的观点,虽然他们是前辈,可是也不恼,而是继续写文章来争论,这一来二去的,《南海报》便越来越火了。
他们写这些文章,周晔是乐见其成的,他相信,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他也相信,只要他们几位老人家久居南海,他们的观念最终是一定会改变的。
有这三位儒学大师在南海,算是南海文化之幸了。